能將一艘客輪打翻的龍卷風,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它的厲害。可能我們對臺風比較熟悉,感覺龍卷風其實和我們生活的城市有點距離。其實我國大部分城市都有龍卷風的蹤跡,且多集中在東半部地區,以華東的江蘇、上海、安徽、浙江及山東、湖北、廣東省等相對較多。
龍卷風的時間短,只有數分鐘,但這幾分鐘內,被風卷過的地方無一幸免,常將大樹拔起、車輛掀翻、建筑物摧毀,有時把人吸走,其危害十分嚴重。
據資料顯示,1966年3月3 日,蘇北鹽城、射陽、大豐縣出現特大龍卷風,影響范圍寬約1-2公里,長約30余公里,各地受影響時間僅2-3分鐘,但風力極猛,摧毀力極大。造成87人死亡,毀壞房屋3萬多間,其中倒塌1萬余間。鹽城磷肥廠有一個直徑2.7米、長9米、重6.5噸的大容器從新洋河北岸吹到南岸。
龍卷風來自雷暴、超級單體、颮和颶風,一般認為龍卷風在冷空氣穿過熱氣層迫使暖空氣急速上升時產生。龍卷風通常在中氣旋的末端出現,其氣流超過480千米每小時。
說到龍卷風,可能你會想到美國。美國處在中緯度,四春夏季節經常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連秋冬季節龍卷風也不停歇,為美國子民心疼一次。下面一起了解龍卷風形成的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于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 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并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聞風喪膽,大家平時出游一定要找安全地方,平原地區還是少走動為好。假如坐船的時候不小心遇到龍卷風,應該如何自救?
如果船快要沉了,需要離開船入水的話,也要注意入水盡量要慢,保持身體緩緩進入水中。入水之后,為了保存體力和熱量,要盡量避免身體在水中游動。
另外,有一個國際上統稱為自救互救“HELP”的入水姿勢,具體方式是:三人一組,肩搭肩,圍成圈,每個人都蜷縮傷腿傷腳,讓傷膝貼近腹部,以減少體溫擴散,互助互惠,保存體力,讓身體浮于水面等待救援。入水者都可以采用這個自救姿勢來保存體能,爭取時間,等待救援隊到達。
最擔心的就是龍卷風在沒有預兆的到來,這樣我們就不能做好準備措施了。可能你也知道地震到來之前也是可以監測的,那么龍卷風也能預報嗎?
許多龍卷風在中氣旋的末端出現,在雷達屏幕上,一個“鉤狀回波”往往就代表了一個可能存在龍卷風的區域。
但《華盛頓郵報》氣象專欄首席氣象學家杰森·瑟姆瑙(Jason Samenow)表示,美國由于常常發生龍卷風災害,因此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龍卷風預警機制,即便如此,美國平均龍卷風的預警時間也只有13分鐘。另外警報時有時無。
此前,武漢氣象局相關官員曾對媒體表示,中國的氣象部門對龍卷風的監測目前只能達到提前18分鐘的水平,因此防護比較困難。
中國龍卷風易發地TOP10,想要了解嗎?江蘇是強龍卷風發生次數最多的省份,其地勢低洼平坦,江湖湖泊水網交織,而且處于亞熱帶和溫暖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所以容易產生龍卷風。
據資料顯示,1961-2010年發生強龍卷最多的省市是江蘇、湖北、湖南、山東、上海、安徽、廣東、江西、河南等地。其中強龍卷風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和早秋,7月發生次數最多。所以在我國,龍卷風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那么你知道一天中哪個時段最容易受到龍卷風的襲擊嗎?70%的強龍卷發生在12-20時之間,強對流的天氣最容易發生。另外凌晨0-2時也是龍卷風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