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癥的飲食原則是“四低一高”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高纖維膳食。那么血脂高吃什么好呢?
1、可多吃魚類
2、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蘋果等
3、多吃大蒜、洋蔥
4、每日應在膳食中添加燕麥片、蕎麥等粗糧,以及海帶、魔芋和新鮮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5、宜多食含鉀食物。鉀在體內能緩解鈉的有害作用,促進鈉的排出,可以降壓。含鉀的食物有:豆類、番茄、乳品、海帶、鮮蘑菇及各種綠葉蔬菜,水果有橘子、蘋果、香蕉、梨、菠蘿、獼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6、宜多食含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7、多食含鈣食物。美國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患者每天堅持食人高鈣食物,能有明顯的降壓效果。含鈣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紅棗、海帶、黑木耳、核桃、魚等。
通過以上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了老人血脂高吃什么好。同時媽媽網百科提醒您,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加強體育 鍛煉 ,選擇適合于本人的輕中度體育活動,勞逸結合,解除各種思想顧慮,心情舒暢,以靜養生。
許多研究證明,長期調脂治療能明顯減低腦中風的發生率和致殘率,因此,臨床醫師對高血脂的治療越來越重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癥的發病有關。
1、血脂與腦梗塞的關系
當血液中膽固醇增高時,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斑塊,這些斑塊在動脈壁內堆積,使動脈官腔狹窄,阻塞血液流入相應部位,引起動能缺損,它發生在腦血管時引起腦梗塞,醫學證明:長期調脂治療不僅能治療腦梗塞,還能預防腦梗塞,調脂治療與腦中風:腦中風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肥胖,高齡,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2、血脂與冠心病
拒統計,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過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是專門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由于過多脂肪沉積,造成動脈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臟缺血,發生一系列癥狀,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高血脂,吸煙,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缺乏體力活動,精神過度緊張,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藥等,其中,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療法:血清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則冠心病的發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論你血脂高或不高,均應長期服用調脂藥,因為長期調脂治療可以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3、血稠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
媽媽網百科提醒您,保持血脂在一個低水平,能夠避免由動脈硬化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等疾病。而高脂蛋白血癥的癥狀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等。如果有發現自己有類似癥狀,務必要到正規醫院檢查!
降血脂藥種類較多,分類也較困難。就其主要功能可分為降總膽固醇、主要降總膽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總膽固醇四大類。
主要降低膽固醇的藥物
包括他汀類和膽汁酸螯合劑兩類。他汀類的代表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不良反應較少,多為肌肉疼痛。
膽汁酸螯合劑類的代表藥物有考來稀胺、考來替泊,主要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不良反應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應。
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藥物
降甘油三脂的藥物包括貝特類、煙酸類和海魚油-ω-3脂肪酸,藥物的作用都是降低脂類的合成和釋放、加速脂類的代謝和排出。
貝特類的代表藥物有吉非貝齊、非諾貝特、苯扎貝特,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和肝腎功能改變。
煙酸類的代表藥物有煙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應除消化道反應外還有皮膚潮紅和瘙癢。
海魚油-ω-3脂肪酸是俗稱的深海魚油,長期服用有導致視力下降和出血的可能。
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癥的藥物
可以根據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使用他汀類、膽汁酸螯合劑、貝特類和煙酸類藥物,但要警惕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例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與煙酸、吉非貝齊合用時,易發生危及生命的橫紋肌溶解癥。
需聯合用藥時,劑量宜小,同時注意觀察是否有肌無力、肌痛現象,并定期檢查血清丙谷轉氨酶、肌酐激酶等安全指標,以便調整劑量或更換藥品。
溫馨提示:降血脂藥物不可胡亂服用,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需堅持飲食療法。
血脂高的人在飲食方面是要注意的,要保持均衡營養的飲食,同時有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哦!
一、禁用食物有
白糖、紅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卜等少用或食用后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二、減少糖類和甜食
過多的糖類可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促使肝內脂肪肝的形成。碳水化合物應主要有谷糧供應,不用精制糖類、蜂蜜、果汁、果醬、蜜餞等甜食和甜點心。
三、控制脂肪和膽固醇
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須脂肪酸有較好的趨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對脂肪肝有益處。對于脂肪肝患者來說,全日食物和烹調油所供給總量不宜超過40克,對于膽固醇高的食物宜適量控制。
四、禁止飲酒
酒精對人體的影響是弊多利少。首先,酒精含有高熱能,1克酒精可以產生7千卡的熱量,是導致肥胖的重要飲食因素。其次,飲酒可導致食欲下降,影響正常進食,以至于發生各種營養素缺乏。還有,酒精的最大危害是損害肝臟,導致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長期飲酒還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動脈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發生的危險;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危險。白酒中的有毒成分甲醇會直接損害你的末梢神經,導致各類神經系統疾患。因此,對于脂肪肝患者,必須禁酒。
一般大眾認為,亞健康狀態不需要去醫院就醫,只需要自行購買藥物就可以了,因此調理亞健康的產品血脂康在市場上越來越搶手,很多醫院都開始公開向社會出售血脂康。那么血脂康是什么呢?
血脂康是一種用于治療脾虛痰淤阻滯癥的藥物,主治脾虛痰淤阻滯癥的氣短、乏力、頭暈、頭痛、胸悶、腹脹、食少納呆等,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它的主要成分是紅曲,具有除濕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的功效,屬于非處方藥,是膠囊劑的形態,一般規格為每粒0.3g。
血脂康有調節異常血脂的作用,可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抑制脂質在肝臟沉積。
溫馨提示:
1、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脂、血清氨基轉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監測。
2、在本品治療過程中,如發生血清氨基轉移酶增高達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顯著增高時,應停用本品。
3、不推薦孕婦及乳母使用。
4、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
以下是媽媽網百科整理的五種血脂高病人可以使用的藥物,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以下只是介紹,僅作參考。患有高血脂的朋友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使用藥物,不要盲目用藥。
一:他汀類
他汀類藥物是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因有降膽固醇的功效而被許多人廣泛使用。英國曾有研究警告說那些心臟病患病風險不高的人應謹慎服用他汀類藥物,因為它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損傷肝臟和腎臟,并造成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常規的他丁類降脂藥物有:
洛伐他丁、普伐他汀、美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羅伐他汀等。
二:貝特類:
貝特類藥物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一類調脂藥,它降甘油三酯作用強而明顯,常規劑量下可使甘油三酯下降20-60%,對高甘油三酯血癥及以甘油三酯增高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癥非常有效。
本類藥物短期服用副作用輕微,主要為惡心、燒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偶見頭痛、乏力、皮疹、脫發、肌肉疼痛、視力模糊及輕度貧血等。但長期服用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的病例,且可使膽結石的發生率增高。有肝臟、膽囊或嚴重腎臟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類藥物。
常見的貝特類藥物有:氯貝特、利貝特、苯扎貝特、非諾貝特、吉非貝齊等。
三、煙酸類調脂藥:
煙酸類藥物具有廣譜的調脂作用,可作為單一或輔助治療用藥,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在HDL-C降低或合并甘油三酯增高時尤為適用。
使用煙酸最大劑量不應超過3~9克,否則會加重不良反應(肝中毒、高血糖、消化性潰瘍及痛風)的發生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暫時皮膚潮紅、瘙癢、皮疹。為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發生,可以開始用較小劑量,或加用阿司匹林,或飯后服用本藥。
同時該類藥物有擴張小血管的作用,因此,病人容易出現顏面潮紅、皮膚瘙癢等癥狀,部分病人還可出現胃炎、胃潰瘍及房性心律失常、血尿酸水平增高等不良反應。所以,原有潰瘍病、痛風、肝功能不全者及孕婦禁用。
四、膽汁酸螯合劑:
膽酸螯合劑藥物通過阻滯膽酸或膽固醇從腸道吸收,使其隨糞便排出,使肝細胞內游離膽固醇含量減少。通過肝細胞自身調節機制加速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謝,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僅適用于單純高膽固醇血癥。
因此類藥物價格昂貴、用量大,并有異物和胃腸道反應,容易引起便秘,長期應用可妨礙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所以在國內已很少應用。
五、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膽固醇代謝的穩態平衡,人體內膽固醇代謝(合成、吸收和清除)的穩態平衡可影響到人血中膽固醇的水平。人體血循環中膽固醇主要來自于兩種途徑,即體內(肝臟與外周組織)生物合成和腸道吸收。他汀類藥物是通過抑制作用減少內源性膽固醇合成,而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則主要是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