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指胎兒生長發(fā)育成熟而從母體子宮向外排出的過程。40孕周為足月妊娠,胎兒發(fā)育成熟,體重約波動于2,500-4,000克;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兒中至少有25%具有37孕周以上的特征: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滿,胎脂、毳毛不多,有明顯的正常毛發(fā)和指甲,哭聲宏亮,男嬰睪丸已下降至陰囊內、女嬰大陰唇已覆蓋陰蒂和小陰唇。
因此,20多年前就有人主張重新審查只憑體重來判斷未成熟的概念。上述情況不屬于早產兒,已經足月或過期所以稱小樣兒。這需要生后特別注意關照。在妊娠期間,子宮雖然日益膨大,但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一直很弱,基本上處于平靜狀態(tài),因而并不引起孕婦的感覺。到了分娩前幾天,子宮收縮才逐漸加強。這時的收縮具有兩個生理意義,一是擠壓胎兒,使期在子宮內逐漸轉到臨產前的正常位置;二是促使子宮口開大,便于分娩。以下分別從引起分娩的機制、分娩的過程和新法接生措施作簡單介紹。
了解分娩知識
分娩是一種享受痛苦的歡樂,而解除分娩時的陣痛,是每個產婦的愿望,醫(yī)生們也一直在為此努力。目前采用的無痛分娩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精神無痛分娩法。給產婦及家屬講解有關妊娠和分娩的知識,使她們對分娩中所發(fā)生的陣縮痛有所理解,對分娩的安全性有了信心,這可使產婦消除恐懼、焦慮心理,分娩時產生強有力的宮縮,有助于產程順利進展。指導產婦在宮縮增強以后,做緩慢的深呼吸動作,以減輕陣縮時的疼痛感覺。由家屬陪伴待產與分娩,目前有所提倡,痛苦之時,有親人在旁守護,產婦會感到無限安慰,增強對疼痛的耐受性。
(2)藥物鎮(zhèn)痛,可達到鎮(zhèn)靜、安眠、減輕懼怕及焦急心理的作用。臨床中常用的有安定、杜冷丁等藥物。但不可大量使用,尤其是胎兒臨近娩出前3—4小時內,以免影響宮縮和抑制新生兒呼吸。
(3)鎮(zhèn)痛分娩儀的使用。當產婦出現規(guī)律性宮縮后,使用鎮(zhèn)痛分娩儀,臨床中收到良好效果。
(4)其它。孕期加強對肌肉、韌帶和關節(jié)的鍛煉;放松思想、培養(yǎng)松弛和想象的藝術;良好的分娩環(huán)境;分娩時身體浸在水中等方法,都可減輕分娩時的疼痛。